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人才是高校发展的重要支撑。辽宁大学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服务“国之大者” “省之要者”为宗旨,以为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重要科研与人才支撑为目标,扎实推进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大人才引育力度,吸引了一大批专业领域的顶尖学者和海内外优秀青年人才汇聚辽大,形成了“孔雀东北飞”的蓬勃景象。
当前,这些辽大新师们,正满怀豪情的奋战在各自教学科研岗位上,并逐渐成为推进辽宁大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新生力量。
何超,辽宁大学中国经济研究院副教授,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经济学博士。曾任中国人民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的助理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学,所著论文曾发表于Review of Economic Dynamics和Journal of Money,Credit and Banking等一流国际期刊。主讲课程包括宏观经济学原理、中级宏观经济学、货币银行学、金融经济学等。曾获上海财经大学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
(一)一辈子研究经济学就是美好的人生
我本科学的金融学,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我逐渐发现,经济学才是我的真爱,这并不是说对金融学不感兴趣,而是不止对经济学这个大学科中的金融学感兴趣。除了曼昆和斯蒂格里茨的教材,我还喜欢看张五常描写他读博的经历,会看《经济学家茶座》上面的经济学散文。那时候还没有什么公众号,我也会自己写经济散文,甚至是手写。然后是从中级微观经济学的课程论文开始了严肃的论文写作,从法律经济学的课上了解到了加里·贝克的思想和经济学的广博,再加上看了《美丽心灵》这部电影,坚定了我读博的念头。
在硕博阶段,我在学习和研究之外,感触最深的是看到一些头发花白的老师们仍然笔耕不辍,活跃在研讨会上与年轻人们进行思维的碰撞。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有一位老教授喜欢先略作停顿,然后不紧不慢地问出一个一针见血的问题,有时还会和报告人见招拆招讨论得有来有回,让我们这些后排观众大呼过瘾。还有一位头发全白的老教授经常来听讲座,走路非常慢,应该是年纪很大了。我找遍了学校的网站也找不到他的信息。后来才知道原来他已经退休很多年了,却仍然紧跟学术界的前沿发展。
看着他们,我仿佛看到了未来的自己。这样过一生,美好,美好!
(二)为什么经济学如此有趣?
为什么经济学如此有趣,能让人一辈子都保持热情?我想,首先是经济现象无所不在。从国家运行,到企业竞争,再到个人和家庭的选择,都是经济学的研究范畴。而且,相对于物理学来说,经济学处于相对初级的阶段,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对我个人来说,经济学最妙的地方在于它强调微观基础。感谢卢卡斯批判,即使现在研究宏观经济,也是将微观个体决策作为起点。而且这个决策理论非常坚实,有相应的公理体系。一个有趣的观察是,地球人所研究的经济学,在其他有智慧生物存在的星球都是基本适用的。而行为经济学又为这套决策理论作出了有益补充。这种自下而上的研究方法往往能让我们发现一些意想不到的规律。比如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新闻里报道一些美国人挂着“Phd, take any job”(博士学位,随便给个活干就行)的牌子在街上找工作。我和博士同学感到很惊奇,构建了一个模型来讨论工人什么时候会选择同时在不同的工种或者市场上找工作。随着理解的加深,我们发现恰好可以用这个模型来解释金融危机之后逆周期的搜寻强度,即为什么在失业率高的时候失业工人每天会花更多时间找工作。值得一提的是,传统理论预测失业工人的搜寻强度是顺周期的,就像是鱼多的时候人们会提高出门钓鱼的概率。而且传统理论认为失业者找工作的努力会增加匹配效率和企业创造职位的激励,但在我们的理论里结论却恰恰相反:工人越努力,匹配效率和企业创造职位的激励反而会更低。因此工人内生的搜寻强度不是抵消而是加强了金融危机对于就业的负面影响。当我们发现这些反直觉的预测时,那种惊喜已经是做研究最大的回报。
经济学大概是社会科学里面最接近物理学的,不仅强调理论推导,也强调用实验和数据来检验理论。我们的理论还预测出金融危机和传统的生产率下降带来的经济危机对失业工人的影响是不同的,主要差别是金融冲击在工资议价时已经是沉默成本因此不太影响工资水平。我们在数据中发现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美国失业率更高的州、郡会有更多人搬去邻近的地区,但是这个关系在金融危机之前是不成立的,部分印证了我们的理论。
(三)侦探探索和拧螺丝
我还很喜欢把做研究比喻成侦探探案和拧螺丝。做研究之所以像探案,是因为都需要根据蛛丝马迹进行大胆猜想,然后再通过理论推导或者数据分析进行求证。有时,尤其是当你刚刚发现一个新现象、新规律时,你可能是这个世界上唯一理解它的人!这种成就感可能和福尔摩斯历经艰难发现凶手是谁时是一样的。另一方面,在侦探行业,解决不同的案子价值是不同的。做研究也类似。好的研究大概有这么几种:要么是解决了一个既有理论无法解释的谜题,要么是发现了令人吃惊的新规律或者颠覆了既有的认知(比如卡尔德发现提高最低工资并不一定会导致工作岗位减少),要么是首次研究一个或者一类问题,要么是扎实地回答一个重要的定量问题。值得一提的是,有的研究课题并不宏大,但是适用性很广,就也可能很重要。
而拧螺丝的比喻则关系到单项研究的意义。有时我会遇到一些学生或者朋友对我们做研究的意义产生疑惑。其实每项研究都只是整个经济学流水线中的一环,或者是汇入大河大江的一股涓涓细流。但是当我们把这些工序和细流加总起来,把经济学当作一个整体,对世界的理解加深一点,就可能影响若干年后的政策制定或者个体选择。以政策制定为例,往往一点点改变也能产生巨大的效益。我想,做研究时多一些社会与国家的情怀,就更能体会自己做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四)教学相长
出于对经济学的热爱,我在教课时也有极大的热情。我一直鼓励学生提问题,这能提醒我哪些知识是难点,甚至也会让我自己的理解更加深入,还会让我反省为什么没有讲得足够清楚:是铺垫不足,解释不清,还是技巧不对?由于我自己就很喜欢问问题,所以我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方面也有一些心得。我很喜欢将课堂知识结合实际,将做研究的乐趣和意义传达给学生。总的来说,我在教学方面尚能得到一些认可,比如在中国人民大学得过院级的明星教师奖,也侥幸得过一次上海财经大学青年教师教学比赛的一等奖,还收到过很多暖心的文字评教。我很期待下学期和辽宁大学的同学们会有怎样的思维碰撞。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将尽我所能激发大家对于前沿的宏观经济学的兴趣,哪怕以后不做这方面的研究,也能有所收获。
从职业生涯的角度来说,我非常感激辽宁大学给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非常荣幸能用自己的方式为振兴东北出一份力,也非常高兴能够近距离地观察辽宁的经济发展。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我们还需要更多关于东北经济的研究和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