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余淼杰参加全球南方现代化论坛 分享中国减贫经验

时间:2025-11-24 10:59:53  作者:  点击:

11月21日,“全球南方现代化论坛平行论坛一:中国脱贫攻坚与全球南方减贫事业”在北京举办。本次平行论坛聚焦中国脱贫攻坚的世界意义,旨在与全球南方国家共享经验、凝聚合力,共同探索减贫与可持续发展之路,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和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贡献智慧与力量。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国际经济学会会士、辽宁大学校长余淼杰教授受邀视频参会,并作主题发言。

余淼杰教授首先系统总结了中国在减贫领域取得的卓越成就。他指出,202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已达135万亿元人民币,折合约19万亿美元,稳居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与此同时,中国在减贫方面同样取得了历史性突破:2015年,中国尚有5500多万贫困人口,而到2021年,这一数字已实现清零,标志着中国减贫工作的全面胜利。

余淼杰教授强调,中国经济持续发展是减贫成功的根本保障,而发展的核心动力源于“国内改革”与“对外开放”的双轮驱动。他指出,单纯的经济发展并不必然带来贫困的减少,关键在于如何实现“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有机结合。中国政府的独特优势在于能够将政策从中央一贯到底,精准落实至基层乡村,这是中国实现经济增长与减贫同步推进的重要制度保障。

针对当前全球形势,余淼杰教授认为,尽管世界面临不确定性、复杂性加剧的挑战,但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他呼吁推动“包容性、普惠性的全球化”,致力于建设一个平等有序的全球治理体系。在这一过程中,“一带一路”倡议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余淼杰教授进一步提出了“一带一路”框架下推动全球南方国家减贫合作的五大路径:第一,深化国际贸易合作。他特别指出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平台为南方国家产品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机遇,中国持续扩大进口优质商品,同时向世界提供性价比高的工业制成品,有助于伙伴国家提升经济活力。第二,加强双向投资合作。他以中国具有全球竞争优势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说明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不仅为东道国创造就业,更伴随技术溢出与管理经验提升,对当地产业升级具有深远意义。第三,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余淼杰强调硬件基础设施在提升经济运行效率、降低贸易成本方面的基础性作用。第四,推动规则标准对接。他认为,共建国家间在规则、标准等“软基础设施”领域的协调与互认,是保障投资便利化、合作深化的重要前提。第五,坚持以民生改善为导向。余淼杰强调,所有合作项目都应着眼于提升民众的实际生活水平,这是“一带一路”合作赢得民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

余淼杰教授总结指出,“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十余年来,已成为推动共同发展的重要实践平台。他相信,通过以上五大领域的务实合作,全球南方国家能够携手实现更高质量的经济发展与更显著的减贫成效,共同迈向更加公平、繁荣的未来。

本次平行论坛由农业农村部主办,中央财办(中央农办)、中国人民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协办,中国国际减贫中心承办,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麦尔丹·木盖提出席并致辞。来自国内外减贫与发展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参会并发言,约60名中外代表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