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过剩产能”与新质生产力
余淼杰
当前,美国经济学家和政客提出中国存在产能过剩问题,正是由于中国的产能过剩,所以向美国进行倾销,美国必须采取反倾销策略。由此,近日拜登政府宣布对价值18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征收新关税税率,对进口的中国电动汽车征收100%的关税,对中国太阳能电池的进口税征收50%的关税,对部分中国进口钢铁和铝征收25%的关税。
一、如何理解产能过剩
中国的产能过剩导致中国向美国或其他发达国家倾销产品是一个伪命题,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理解。
首先,把握产能过剩的涵义。中国是否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取决于如何衡量产能过剩。如果按照潜在生产量与实际生产量之间的差额来界定产能过剩,那么中国在某种程度上确实存在一定的产能过剩现象。但是,中国所提及的产能过剩与美国所宣称的因产能过剩而导致倾销,两者之间存在本质区别,从这个角度讲,产能过剩是个伪命题。
其次,剖析产能过剩的成因。产能过剩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共性问题,根据我们的测算,中国产能利用率同欧盟、美国、巴西等国家一样,都处在所谓的产能过剩合理区间。既然是共性问题,就需要进一步探讨产能过剩产生的根源。关于产能过剩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市场因素。主要表现为有效需求不足,当前的产能过剩主要源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的需求乏力。二是企业因素。大家对新赛道蜂拥而至,主要表现为“潮涌现象”或“羊群效应”。三是行业因素。某些行业未深入挖掘新质生产力,投资方式粗放,进入门槛低。四是地方政府因素。财政投入成为导致产能过剩的重要推力。以上因素中,有效需求不足是形成产能过剩最主要的因素。当前中国面临的产能过剩,其根源主要在于全球市场的有效需求不足。为应对这一问题,我们积极致力于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以有效缓解世界有效需求不足带来的压力。
第三,解读中国的产业补贴政策。正确认识所谓“产业补贴导致产能过剩,产能过剩导致产品倾销”的逻辑错误。在评判产业补贴是否对出口构成影响时,其标准应为中国的产业补贴政策是否与世界贸易组织(WTO)所确立的相关规则相悖。当前,中国的产业补贴以研发型补贴为主体,目的是技术创新,并未违反世界贸易组织(WTO)中红色补贴规定,且补贴受益者涵盖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多种所有制结构企业。
第四,阐释美国对中国采取反倾销的谬误。一是证据不足。中国进口汽车并没有对美国本土汽车产业构成实质性损害。中国向美国出口的新能源汽车仅占美国汽车总销量的1%,这一比例并不足以对美国本土汽车产业造成实质性伤害。实际上,美国汽车产业所面临的挑战主要源于其自身的产业空心化和价值链不完整,这些因素制约了其汽车产业的发展,而非仅仅因为中国进口汽车的竞争。二是力度无理。美国的平均税率在37%左右,将中国界定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并对中国新能源汽车收取高达100%的反倾销税,这一举措显然存在极大的不合理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创造,尽管中国经济一定程度上存在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问题,但中国经济毫无疑问是市场经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一直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
二、如何应对产能过剩
首先,做好外宣。目前,我们在内部宣传工作中已经实现了思想的统一,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然而,在对外宣传方面,前行的道路仍然漫长且充满挑战。我们绝不能陷入有理却难以言明、有理却不敢表达的困境。国际与国内的宣传工作是紧密相连、相互呼应的,我们必须确保在国内外保持一致的宣传口径。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对外宣传工作,不断提升其质量和水平。
其次,练好内功。核心就是要构建国内统一大市场,紧紧围绕中国式现代化深化改革。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既是畅通国内大循环、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也是释放内需潜力、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基础的关键举措。美国的外贸仅占其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四分之一,其经济的主要支柱为国内统一大市场;而欧盟更是在区域统一大市场中获得了显著优势。因此,随着外需不断疲软,我们必须着力构建国内统一大市场。
三、如何理解和培育新质生产力
首先,培育新质生产力是当前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中国具有四大优势:一是供给优势;二是需求优势;三是人才优势;四是体制优势。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是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但其涵盖的范畴远不止于,包含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与习近平总书记讲到的对新模态、新业态的培育息息相关。
其次,新质生产力的抓手一个是“新”、一个是“质”。中国在新动能、新模型、新业态方面表现出色。提高质量是关键目标,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则依赖于投入和研发。一是要提高基础研究在研发中的比重,二是要做好产学研用的结合,包括蓝图产品化和产品产量化两个阶段,以实现产品在行业内的大规模生产。
第三,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以“三篇大文章”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体现了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性。辽宁需审视自身比较优势,注重“老字号”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原字号”价值链的拓展,这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中非常关键。比如,在新能源汽车方向,沈阳应专注于极寒条件下续航能力的研究,以发挥地域优势。虽然美国对新能源汽车的关税问题存在,但更应警惕锂电池的高关税。沈阳的数字化、智能化应围绕老字号、新字号、原字号展开,特别是在锂电池技术上取得突破,将有力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作者简介:
余淼杰,男,汉族,1976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戴维斯加利福尼亚大学经济学博士,现任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监委特约监察员、辽宁省人大常委会委员、辽宁省人大立法委委员、辽宁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是联合国国际经济学会(IEA)会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9年)、首届青年长江学者(2015年)、国家杰青基金获得者、北京市卓越青年科学家、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 商务部经贸政策咨询委员、财政部“中美研究智库联盟”理事、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国立大学名誉教授、俄罗斯联邦财政金融大学国际顾问理事。系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数量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辽宁省社科联副主席、黄廷方/信和青年杰出学者、全球经管类前1%高引论文经济学者,也是迄今为止唯一获得“英国皇家经济学奖”的华人学者。被联合国、亚洲发展银行、财政部、商务部、国务院参事室和多个地方政府聘为专家顾问,被专门邀请到联合国总部做中国经济发展报告。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余淼杰教授研究领域为国际贸易和中国经济发展,曾在Economic Journal、Review of Economics&Statistics、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等国内外顶级、一流期刊上发表论文近二百篇,出版中英德文专著、教材、时评随笔27部。任国际著名学术期刊Review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副主编,商务部《国际贸易》执行主编,《辽宁大学学报》主编、《日本研究》主编、《长安大学学报》执行主编。曾获得教育部哲学社科优秀成果奖(三次)、北京市哲学社科优秀成果奖、吴玉章人文社科研究奖、张培刚发展经济学奖,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五次)。代表著作《加工贸易与企业生产率》获刘诗白经济学奖、胡绳青年学术研究奖、全国贸易发展研究奖、中国青年经济学家奖、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奖成就奖等。
本文依据2024年6月3日辽宁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余淼杰在“理响沈阳·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研讨会暨辽宁大学中国开放·宏观经济论坛”上的发言整理。
来源「辽大格政公众号、辽宁大学经济学部」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CRdwPlholnVcFRXr8HgH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