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发布了经济增速、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失业率等一系列2024年经济目标,今年的经济增速预期为5%左右。如何看待这一目标?多位经济学家认为目标制定得“稳中有进”。
辽宁大学校长、国际经济学会会士余淼杰认为,5%左右的预期增速是合理而稳健的;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教授刘晓光看来,由于对比基数的变化,今年5%左右的经济增速相比去年是有更高含金量的。
“我认为今年实现5%左右的经济增速是有基础有条件的。”余淼杰表示,之所以形成这个判断,是因为我国经济长期稳中向好的趋势没有根本性改变。他从多方面分析了当前我国仍具备的发展优势,包括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我国全产业链供给优势,我国正从“人口红利”转向“人才红利”,高素质人才逐年增长,科技创新带来经济发展新动能等。
刘晓光分析,去年是我国在疫情防控平稳转段之后全面发展经济的一年,年初设定的经济目标为5%左右,目标不是很高,年底也基本实现了预期目标。而今年,应该朝着更强劲的经济增长方向,来继续推动经济真正回稳向好。
今年,经济增速目标再次设定为5%左右,但刘晓光认为,这与去年“5%左右”的实际含义是不一样的,因为基数发生了变化。2022年GDP增速是3%,2023年虽然目标增长5%左右,但两年平均增速较低。而在2023年GDP增速5.2%的基础上,再增加5%左右,含金量会大大提高,对于经济各方面的政策要求会更高。
信用评估公司东方金诚认为,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继续设定“5.0%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符合普遍预期。今年之所以设定这一增长目标,主要有以下考虑:一方面,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具备5.0%至6.0%的经济增长潜力。更重要的是,当前保持5.0%左右的中高速增长水平,能够为保障民生就业、维护金融稳定、化解地方债务风险提供基础保障,为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利的环境。
除了经济增速目标,CPI等相关目标也随之出炉。去年,我国CPI整体微涨,但年底出现了连续几个月的同比负增长。今年我国将CPI涨幅目标定为3%左右,对此,余淼杰认为,这一目标符合今年预期走势。刘晓光分析,由于去年物价基数较低,今年想要价格保持温和提升,宏观政策还是需要维持宽松的环境,比如在货币政策方面降准降息,出台保持流动性充裕的政策操作,财政政策则需要加力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