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成果 > 正文

研究成果

余淼杰合作论文被《China & World Economy》接收发表

时间:2025-07-17 11:35:21  作者:  点击:

近日,由国际经济学会会士、辽宁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余淼杰教授,与辽宁大学Tariq H. Malik教授、美国加州州立大学侯维忠教授合作完成的论文《A Decade of Evolving Sentiment on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in Elite Magazines》被国际权威期刊《China & World Economy》正式接收发表。

论文摘要

本研究采用多学科理论框架——涵盖媒体框架理论、议程设置理论,以及经济和政治维度——对 The Economist(《经济学人》)、Financial Times(《金融时报》)、Foreign Affairs(《外交事务》)和 Economic and Political Weekly(《经济与政治周刊》)四家媒体上发表的507篇关于“一带一路”倡议(BRI)的文章进行了情感分析。研究得出三项主要发现。首先,整体报道表现出对“一带一路”倡议的高度关注和多样化解读。其次,财经类与政治类杂志在报道“一带一路”时存在显著差异:财经媒体对“一带一路”持更为积极的态度,而西方政治类媒体或因意识形态原因则颇有微词。第三,对2013年至2023年报道的时间线分析显示,媒体报道杂音日趋增多,意味着随着“一带一路”项目的推进,所面临的阻力不断增加。这些发现为理解“一带一路”在全球不同媒体中的认知与态度演变提供了重要视角,有助于深入理解媒体框架及经济和政治因素如何影响公众对复杂地缘政治项目的认知与讨论。面向未来,“一带一路”将继续作为促进全球互联互通与合作的重要平台,在不断推进和完善自身建设的过程中,持续彰显中国坚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展现主动担当和与世界共同进步的积极姿态。

期刊介绍

China & World Economy》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主办的经济类综合性国际学术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权威期刊,中国知网评价“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2025年科睿唯安发布的SSCI期刊影响因子为3.6。刊物立足于推动国际国内学术界开展对中国经济、中国与世界经济的互动研究,长期坚持用学术理论、经验证据和国际语言总结中国发展经验,深入解读中国发展实践,为世界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作者简介

余淼杰,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戴维斯加利福尼亚大学经济学博士,现任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监委特约监察员、辽宁省人大常委会委员、辽宁省人大立法委委员、辽宁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亚洲首位Economic Journal副主编、联合国国际经济学会(IEA)会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9年)、首届青年长江学者(2015年)、国家杰青基金获得者、北京市卓越青年科学家、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商务部经贸政策咨询委员、财政部“中美研究智库联盟”理事、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国立大学名誉教授、俄罗斯联邦财政金融大学国际顾问理事。系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数量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辽宁省社科联副主席、黄廷方/信和青年杰出学者、全球经管类前1%高引论文经济学者,也是迄今为止唯一获得“英国皇家经济学奖”的华人学者。被联合国、亚洲发展银行、财政部、商务部、国务院参事室和多个地方政府聘为专家顾问,被专门邀请到联合国总部做中国经济发展报告。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余淼杰教授研究领域为国际贸易和中国经济发展,曾在Economic Journal,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等国内外顶级、一流期刊上发表论文近二百篇,出版中英德文专著、教材、时评随笔27部。任国际著名学术期刊Review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副主编,商务部《国际贸易》名誉主编,《辽宁大学学报》主编、《日本研究》主编、《长安大学学报》执行主编。曾获得教育部哲学社科优秀成果奖(三次)、北京市哲学社科优秀成果奖、吴玉章人文社科研究奖、张培刚发展经济学奖,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五次)。代表著作《加工贸易与企业生产率》获刘诗白经济学奖、胡绳青年学术研究奖、全国贸易发展研究奖、中国青年经济学家奖、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奖成就奖等。

Tariq H. Malik, 教授,英国伦敦大学管理学博士。辽宁大学商学院国际组织与创新研究中心(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Organization and Innovation Studies-ICOIS)主任。主要从事组织与管理领域中创新与技术政策研究,为大部分管理与创新期刊撰写过评论,并在主要的管理学会议上获得最佳评论家奖。同时担任英国、欧洲、中东、东亚与中国的外审专家。曾在《Research Policy》、《Technology Forecasting & Social Change》、《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等出版著作上发表过文章,并教授研究方法理论、管理学理论(包括国际比较)等课程,是深受中国学生喜爱的外籍教师。2011年-2013年英国伦敦大学访问学者,2011年-2012年美国普渡大学访问学者,2012年-2014年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访问学者。《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Organization Science》《Research Policy》《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R&D Management》等杂志匿名审稿人。

侯维忠(Jack W. Hou),美国耶鲁大学博士,加州州立大学长滩分校经济系教授。他曾担任中国经济学会(CES)主席、美国西部社会科学协会(WEA)主席、一流国际学术期刊Contemporary Economic Policy联合主编、Economic Modelling副主编,并多次担任知名学术期刊客座主编, 兼任多本学术期刊编委。他的研究领域包括中国经济,劳动经济学,国际贸易与金融,经济史等,近年来偏向于环境与可持续性经济学、金融动荡检测等方面。他曾在Economic Journal等顶级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过70多篇论文, 并参与撰写过多部专著。

引用本文:

Malik, T.H., Yu, M. and Hou, J. (2025), A Decade of Evolving Sentiment on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in Elite Magazines. China & World Economy, 33: 155-178.

如需阅读全文,请扫码或复制下方链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cwe.1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