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对中国所面临的国际经济、政治新形势新变化进行思考,深入解读新发展理念,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并从七个方面提出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对外开放;高质量发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国际竞争的加剧,我国正处于构建新发展格局、进入新发展阶段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完整准确、全面系统地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推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面临的挑战
当前,我国正面临着复杂的国际环境,以及艰巨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的挑战。从中长期看我国主要面临两个挑战:一是人口老龄化;二是逆全球化势力抬头。从短期看,中国和其他国家一样,面临三个方面的挑战:一是世界经济增长动能减弱导致的需求疲软;二是全球价值链受到负面供给的冲击;三是需求的疲软加上负面供给的冲击,导致社会对未来经济增长预期的减弱。在面临挑战的同时,我国经济也孕育着诸多机遇,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特别是随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出台了十五章、六十节、三百多项的改革措施,中国经济明显地进入了高质量的新发展阶段。
二、深入理解新发展理念
推进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坚持做到创新为第一动力,绿色为普遍形态,协调为内生特点,开放为必由之路,共享为根本目标。
第一,创新为第一源动力。创新可分为狭义的创新和广义的创新,狭义的创新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从0到1”的原始创新,二是“从1到N”的创新深化。从创新强度、研发指标来看,我国已经是一个创新大国,例如,我国的研发强度已经达到了2.64%,接近经合组织(OECD)国家的2.66%。当前我国发展的目标是培育新质生产力,做好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科技革命性突破这“三篇大文章”,以实现生产率全面提升。具体来讲,做好“三篇大文章”的内容有所不同,原材料产业的目标是提高附加值、延长价值链,可侧重于技术改造、创新深化,即“从1到N”的创新;对于新兴的战略性产业,包括人工智能、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生物医药、航空航天和量子技术八大类产业,可侧重于“从0到1”自主研发的创新。另外,创新不只是定义于狭义产品方面的创新,更多是社会层面的创新,要持续推动规则、规制、标准、管理这四个方面的创新。规则,是对标国际规则;规制,是符合中国特色;标准,是一个产业、行业的标准,比如ISO9001;管理,是企业的管理。从宏观到微观的四个层面来推进创新。
第二,绿色为普遍形态。除了“双碳”目标之外,最重要的是要提高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的消费比重,2023年此项比重是17.5%左右,2030年预期目标要达到 25%,可谓任重道远。改革的重点在新能源结构方面,做好“风、光、火、核、储”的统筹一体化发展,特别是运输和储能产业的发展。关于“产能过剩”,主要源于有效需求不足,但“产能过剩”并不是中国独有,中国、欧盟、美国三方的产能利用率基本差不多,在77%~80%之间。我国产业政策补贴并不违反世贸组织(WTO)规定,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新三样”的出口已经达到了全球第一,不仅降低了进口国的碳排放,也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为世界能源转型贡献绿色力量。
第三,协调为内生特点。协调包括城乡协调、区域协调和行业协调,更为重要的是在推进区域协调中实现国内统一大市场的构建。构建国内统一大市场,不仅包括要素市场的统一,目标是构建没有分割的国内统一大市场,促进资本、土地、劳动力、数据等要素在系统内有序、顺畅流动;还包括产品和服务的统一,特别是要实现内外贸产品“三同”目标,做到同质、同线和同标准,即同等质量、同条生产线、同个标准,重点通过降低有形的物流成本和隐形的交易成本,改善营商环境,发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各地方政府的监督作用。
第四,开放为必由之路。我国的目标要构建“更大规模、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更大规模”,不只是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最终品的出口,也包括中间品的出口;“更宽领域”,既包括线下贸易,也包括电子商务线上贸易,除了传统贸易,也包括新的贸易形态,即绿色贸易;“更深层次”,则是从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对标高标准的经贸协议,做到规则、规制、标准、管理对接国际最新标准。
第五,共享为根本目标。WTO改革最重要的是重启争端解决机制,改革重点不在于多边化而在于诸边化。多边化和诸边化的区别在于,多边化是某些协议需要每个成员国都同意,诸边化是某些协议并不需要 180 个成员国或经济体都同意。
三、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发展建议
实现“更大规模、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可以从七个方面展开。
一是出口目的地多元化。特朗普上台之后,中美贸易摩擦2.0可能会有两种方式进行:第一种方式,目前美国对中国产品的关税税率是19.7%,金额是3700亿美元;19.7%税率会维持不变,但是美国会将3700亿美元翻到5000亿美元。第二种方式,3700亿美元不变,但是美国会将关税提高到60%,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将会大幅度下降。面临复杂多变的全球经贸格局,要未雨绸缪,着重利用好近年来我国开发的新兴工业国家市场,特别是东盟市场和俄罗斯市场,做好调整出口方向的工作。
二是进口规模扩大化。进口不只是最终品,还包括中间品,同时扩大国内中间品的生产,通过促进两者融合,可以产生“1+1>2”的“熊彼特效应”。
三是服务贸易补短板。补短板可以侧重传统产业,推动旅游、运输等传统服务贸易特色化、数字化,提升软实力,打破传统服务贸易既有的局限和壁垒,提高服务贸易总量。
四是坚持“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战略。中国企业“走出去”已经基本实现,现在关键的问题是“走进去”和“走上去”方面需要重点加力。“走进去”就是要做到民心相通,主动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扩大影响。“走上去”则是强调技术调动市场。
五是引进外资。第一,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移到海外是大势所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在不断上涨,对美国有比较优势。因此,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大规模转移向东南亚和非洲是大势所趋。第二,资本密集型产业不会转移出去,中国要吸引外资更多地投向资本密集型产业,这是我们的优势所在。第三,中国的投资环境比较安全,营商环境在不断改善,中国是外资投资绝佳的地方。
六是推进“一带一路”差异化。“陆上丝绸之路”应该向东,在俄罗斯与中国准备共同开发远东的战略背景下,鼓励企业家往库页岛进行投资;“海上丝绸之路”要重点做好《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方面的工作,同时“海上丝绸之路”应该向北,推进中日韩自贸区的发展,稳住东北亚。如果“陆上丝绸之路”向东,“海上丝绸之路”向北,东北的海陆大通道将成为国家战略,同时能够促进东北全面振兴。
七是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一方面要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为人民币的国际信用提供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积极推进金融体制改革,为人民币国际化铺平道路。
简言之,中国经济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必须按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牢牢抓住五大新发展理念,并大力构建全面的新开放格局。
作者简介:

余淼杰,1976年生,联合国国际经济学会会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青基金获得者。任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国家监委特约监察员、辽宁省纪检监察协会副会长、辽宁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系全球经管类前1%高引论文经济学者,也是迄今为止唯一获得“英国皇家经济学奖”的华人学者。是首届青年长江学者(2015年)、北京市卓越青年科学家、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商务部经贸政策咨询委员、财政部“中美研究智库联盟”理事、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国立大学名誉教授、俄罗斯联邦财政金融大学国际顾问理事、美国戴维斯加利福尼亚大学经济学博士。系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数量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全国人大财经预算工作联系代表、辽宁省社科联副主席、辽宁省人大法制委委员。被联合国、亚洲发展银行、财政部、商务部、国务院参事室和多个地方政府聘为专家顾问,被专门邀请到联合国总部做中国经济发展报告。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余淼杰教授研究领域为国际贸易和中国经济发展,曾在Economic Journal、Review of Economics & Statistics、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等国内外顶级、一流期刊上发表论文近二百篇,出版中英德文专著、教材、时评随笔32部。任经济学国际顶刊Economic Journal副主编、国际著名学术期刊Review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副主编,商务部《国际贸易》名誉主编,《辽宁大学学报》主编、《日本研究》主编、《长安大学学报》执行主编。
曾获得教育部哲学社科优秀成果奖(三次)、吴玉章人文社科研究奖、张培刚发展经济学奖,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五次)。代表著作《加工贸易与企业生产率》获刘诗白经济学奖、胡绳青年学术研究奖、全国贸易发展研究奖、中国青年经济学家奖、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奖成就奖、北京市哲学社科优秀成果奖等。
在北大百廿校庆中,作为优秀中青年教师代表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专门接见。作为国家杰青25周年优秀代表参加时任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的高规格座谈会。2024年作为全国人大青年代表团成员访问俄罗斯联邦议会及地方杜马。作为国家监委特约监察员列席二十届中纪委四次全会。作为中方高水平大学校长代表出席中意校长论坛和中白校长论坛。